航運市場底部改善難言復蘇
2013-12-16 16:48:11 來源:大智慧阿思達克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截至12月12日,BDI飆升至2337點,接近盈虧平衡點,創自2010年10月份以來新高。本社采訪獲悉,前三季度中國造船企業接單量為579艘,同比增長83%;與此同時,深陷泥沼的*ST遠洋也正在制定購船計劃。
航運春天真的來了么,是否可以抄底跌破凈值的航運股?不少基金公司正密切關注這個行業發生的每一個微小變化。而大智慧通訊社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,BDI 指數上升僅是短期性因素的疊加影響,最快本月內即可回落。航運業發展依舊面臨著運力過剩帶來的壓力,復蘇仍需較長時間。
海岬型船盈利最多,大宗散貨進口增多為BDI飆升主因
大智慧通訊社獲得的權威數據顯示,12月12日,海岬型船運價指數上升81點,或1.92%,至4291點。日均獲利上漲953美元,至37,830美元。巴拿馬型船運價指數上升35點,或1.71%,至2085點,日均獲利升273美元,至16645美元。而超靈便型船運價指數較為穩定。
在國際航線運價層面,航運專家陳弋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,目前贏利最大的是海岬型船,近幾天租金已超近三年新高,而且下半年來總體比較強勢,其他巴拿馬、超靈便型也創下年內新高,特別是最后一季,所有船型贏利水平基本都能達到平衡點或小幅贏利,而海岬型船贏利更高。
對于導致此次BDI飆升的主因,多位專家均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,主要大宗散貨進口量增長,首先,國內礦減產、國外礦需求增加、澳洲礦商集中出貨等都致使鐵礦石運輸需求大幅增長;其次,國內近期煤價有所上漲,進口煤炭價格優勢明顯,同時又處于冬季儲煤的關鍵時期,因此,進口煤炭增加很快;再次,印尼鎳礦的也推動了靈便型船舶的上漲;最后,受近期長時間大霧影響,中國港口船舶壓港現象明顯,很多船舶都出現了Delay的現象,因此,短期內造成了運力的緊張。
ST遠洋正制定購船計劃,部分企業抄底造船
雖然航運寒冬還未遠處,但航運企業已經為幾年后的復蘇做準備。*ST遠洋董秘郭華偉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,現在的航運市場已經處于相對底部了,這在行業內應該也算共識,之前公司已經對一些老舊船進行了報廢,而根據公司的航線布局和生產經營需要,也是需要對船隊進行更新。
有媒體報道,*ST遠洋正在醞釀從2014年上半年開始訂購數十艘新船,這也是近五年來,該公司首次大規模訂購新船。郭華偉對此回應稱,公司一直在在研究制定相關的船舶更新規劃,包括新的船隊訂單,將在合適的時候給予正式的公告披露。公司截至今年前三季度的帳上資金充裕,金額大約為500億元,如果有購船計劃,資金將不是問題。
從造船企業傳來的消息是,今年訂單量同比大幅攀升。克拉克松數據顯示,前三季度中國造船企業接單量為579艘,同比同增長83%。
廣船國際(位置 評論 新聞)(600685.SH)內部人士向本社獲悉,今年第三季度,公司訂單開始顯著回升,船價也有5%-10%的提高,單季訂單量高達14艘,交貨期已排到2017年。今年四季度,公司在接單時已有較大的選擇權,訂單數仍呈上升態勢,航運業復蘇跡象明顯。
造船訂單增多主要為抄底,航運底部改善但未恢復
對于*ST遠洋大規模定船的說法,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副主任周德全表示,首先,拆舊船造新船是規定;其次,受上個航運周期的高收益的誘惑,且現在船舶價格處于歷史低位,也是企業擴大規模的時機;再次,新船相對效率更高,經營成本更低,競爭力更強,更新運力有利于企業增加競爭力。且目前整個市場如同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如果在這個時機下不擴充運力的話,自身的市場份額將受到一定的積壓。
對于當前國內部分造船廠訂單數量較多的情況,中港網高級分析師鄭平表示,主要是基于抄底想法,船價太便宜,另外,國家也在鼓勵老舊船舶報廢和運力更新,航運企業也要進行運力結構調整,增造大船,環保船、增強競爭力。無論是從造船成本、國家產業政策導向、還是市場時機,現在都是比較好的一個造船時機。但也正因為這樣,航運業的復蘇之路就拉得更長了。
而對于航運業是否復蘇的問題,海通證券分析師姜明、長江證券分析師韓軼超、航運專家陳弋、中港網高級分析師鄭平及上述人士均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,航運業底部改善,復蘇還談不上,大周期進入右側,恢復也不會是單側向上,會有震蕩。造船業其實要看航運業,因為航運是造船的唯一下游行業,航運業若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蘇,造船業不可能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好轉。
上述專家接受本社采訪時表示,BDI此次上漲受短期性因素影響,預計最快將在本月回落。